西安重装液压支架的“海外破壁记”
发布日期:2025-08-20 10:46    点击次数:58

  7月的铜川,热浪裹着焊花在车间翻腾。在西安重装铜川煤机公司的焊接工位上,铜川市“技术能手”胡红科的工装已被汗水浸透。胡红科攥着俄文版定制操作手册反复核对,他手中的液压支架焊缝,不仅要通过VT、UT、MT三重检验,更得同时满足欧洲EN1804和俄罗斯GOST标准。

  三个月后,这批239架液压支架将在俄罗斯百米井下“扎根”,与西煤机采煤机、蒲白煤机刮板输送机组成“黄金搭档”,构成陕煤首套海外成套综采装备。

  “中国供应商竟能提供从生产到运输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俄罗斯专家维亚切斯拉夫·基里连科在验收时,对着“陕煤制造”的配套样机竖起了大拇指。

  从“达标”到“超越”:用数据击碎“技术壁垒”

  “客户带着欧标检测设备驻厂,仅焊缝探伤就提出了多项特殊要求。”回忆起谈判初期的“下马威”,铜川煤机支架设计所副经理魏涛记忆犹新。“欧洲市场对煤机装备的可靠性要求堪称苛刻——立柱千斤顶的密封性能需承受-50℃极端低温环境,结构件安全系数要达1.5倍(国内标准1.2倍),寿命需比国际B类支架标准翻倍。每一项要求,都是欧洲市场的‘准入密码’。”

  研发团队把车间变成实验室,三个月拆解10多项国际标准,攻克了20余项技术工艺难题,最终交出“技术突围清单”。公司制定了俄罗斯项目质量提级管控大纲及文件,形成了出口支架研发设计、加工、检验的全工作流程,产品所有焊缝需100%通过磁粉探伤,关键焊缝(占比80%),并采用高安全性的结构设计、强度大熔深焊接工艺、双探头超声波探伤检测手段等,确保了产品的高可靠性和超长寿命,获得了矿方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仅立柱缸筒的加工精度,我们就调试了10次,最终达到1微米级公差控制。”产品设计研究院副经理丁林海展示的检测报告上,产品指标全部优于合同约定标准。

  这种“较真”让俄罗斯矿方彻底打消疑虑。当首台样机通过加载测试时,矿方代表当场在验收单上写下:“这是我们见过最接近德国品质的非欧洲设备。”

  从“制造”到“智造”:用创新信念筑牢出海底气

  在西安重装铜川煤机公司的总装试验车间,极限载荷测试中的液压支架正接受“欧洲级”考验……

  近年来,西安重装铜川煤机公司坚定践行“两个走出”战略,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版图,加快推进新产品和高端产品研发,百余项专利成为“出海利器”。

  公司先后自主设计研发出 0.6 米极薄煤层液压支架、履带行走式单元支架、10 米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撤专用支撑式液压支架等一系列行业领先新品,产品质量赢得市场高度认可。

  这种创新基因,让“出海”之路越走越宽。此次出口的239架支架中,突破多项核心技术,完全适配俄罗斯的环保法规。

  更关键的突破在于“标准输出”:公司推行“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的“三全”质量管理模式,设置多个检测节点,关键工序实施“双检制”并邀请外方监理全程监督,严格遵循EN1804、ISO3834等欧标设计,让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全链路符合国际市场要求。

  “我们不仅要进入欧洲市场,更要带着中国技术标准进来。”公司总经理张小利指着墙上的全球市场地图,上面已标注出接下来的目标——与俄罗斯奥辛尼基的技术对接已进入实质阶段。

  从西安重装铜川煤机生产车间到俄罗斯山脉下的矿井,这一台台钢铁装备不仅是一次产品出口,更是陕煤煤机装备从“制造”到“智造”、从“单项突破”到“系统输出”的跨越证明。(姬雪)